亚洲金属百科
金属百科
  • 铍的发现及产业发展
  • 绿柱石金属元素是科学家沃克兰(Louis-Nicolas Vauquelin)于 1798 年从绿柱石中首先发现。
  • 1798 年法国矿物学家阿羽伊(R.J.Haüy)观察到祖母绿和一般矿物绿柱石的光学性质相同,因而请求法国化学家沃奎林(Louis-Nicolas Vauquelin)进行化学检测,沃奎林把苛性钾溶液加入绿柱石的酸溶液之后,得到一种不溶于过量碱的氢氧化物沉淀。因而,他证明这两种物质具有同一组成,并含有一种新元素。
  • 1828 年用金属和钾分别还原氧化铍和氯化铍获得了金属铍。
  • 1898年, 德国化学家韦勒(F.Wohler)用电解法制出了99.5%~ 99.8%的金属纯铍。
  • 铍在我国古代的应用
  • 青铜铍——兵器
  • 青铜铍铍是古代著名长兵器之一,它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过去很多出土的铍兵曾被误作短剑。我国最早的古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著)这样解释铍的概念——“铍者,剑刀装也”。
  • 从文献资料看,铍可能起源于殷周之际,盛行于战国秦汉。铍最早被称为“夷矛”,春秋战国时期名称又演变为镁、铍、钛等,东周时代的宋、吴、秦、赵、燕等国长铍盛行,应用很广。西汉时改为铁制,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 这种兵器古书记载颇多,但可惜长期以来一直无完整实物出土。秦俑坑中出土的铜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 铜铍和矛的区别,除头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矛是将柄纳入矛筒(銎)中,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外用绳等捆绑。铍的长柄末端装有铜樽,铍身还配有保护刃部的鞘。
  • 秦俑坑出土的青铜铍,铍首长度多为35厘米左右,茎长12厘米左右,铍之木柄多已腐烂残损,铍身刻有“十五年寺工工”之类铭文,茎上刻有“十六”等字。“十五年”为秦始皇纪年,“寺工”是中央主造兵器的官署机构,铍上最后还刻有实际生产的工匠名字。
  • 秦俑坑已发现青铜铍16件,可以订正把过去将铍误视为短剑的错误。根据已发现的铜铍实物,铍全形由铍首、铜组成。有学者认为,铍之(即长柄)有积竹、木柄两类。而铍也有扁茎铜铍和铜铍两种,铜铍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的赵、楚等国。扁茎铜铍主要流行于秦国。
  • 青铜铍针:史前针灸器械
  • 九针图谱九针,针具名。九种针具的总称。出《黄帝内经》。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 铍针,九针之一,亦称(钅非)针、铍刀、剑针。《灵枢·九针论》:“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是形如宝剑,两面有刃的针具。多用于外科,以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 铍盐有甜味被称为甜土,因而新元素最早被命名为"鋊(glucinium)",该词来自法语"glucose",是“葡萄糖”的意思。后来因为发现镱的盐类也同铍盐一样具有甜味,"鋊"被改称为"铍",希腊语“绿柱石”之意。"铍(beryllium)"这一名称是德国化学家韦勒(F.Wohler)命名的。
  • 金属铍管从铍的发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 200多年的历史, 但铍的工业化规模和应用研究是从20 世纪40 年代之后才开始的。当时正是核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 铍在核技术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它的研究和工业化进程。铍的生产与消费历来受经济发达国家政治、 经济和军事等因素的制约。目前,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很雄厚的美国仍然是铍及其合金材料消费的主要国家之一,并且在军备竞争激烈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铍的消费高峰期。